Type-CUSB3.1、USB2.0、Thunderbolt、Micro USB
 
這些詞彙是不是很熟悉?
 
 
 
0000.png
 
 
現在買手機、電腦、平板、外接硬碟、周邊線材等任何3C產品,
 
都會看到這些詞彙已不同的組合,呈現在規格內,
 
標榜著快速充電安全穩定
 
到底是不是真的,一般人根本沒有儀器無從測試,
 
別再傻傻分不清了而做冤大頭了
 
 
【充電小學堂】現在帶各位慢慢來釐清!
 
type-c線圖.png
 
圖示:Type-C
 
 
甚麼是USB3.1/USB Type-C?
 
 
 
在了解Type-C之前,要先知道USB3.1,為USB協會為高速資料傳輸制定的新規範,
 
分別為USB3.1 Gen1和Gen2。
 
  • USB3.1 Gen1(SuperSpeed):等同於USB3.0,僅更改名稱,傳輸速度為5Gbit/s
  • USB3.1 Gen2(SuperSpeedPlus):傳輸速度可達10Gbit/s
 
 
而Type-C只是USB3.1制定中的新一代"接頭",而非"規範",
 
USB3.1仍有搭配Type-A(常見於電腦主機)與Micro-B(常見於Android手機)等介面,
 
Type-C並非享受USB3.1高速傳輸的唯一管道。
 
 
 
那,為何還要推出不同的接頭介面呢(都傻傻分不清)?
 
 
 
基於各大科技大廠追求輕量、小型化,傳統的USB「龐大」的介面已經無法符合這樣的生產需求,
 
再者,傳統USB介面需要反覆拔差,以尋找「正確」方向的問題,長期被消費者廣為詬病,
 
基於追求纖薄、類Lighting可正 反皆可插入的介面,Type-C就誕生了。
 
 
 
USB-to-USB-3.1-Type-C-Data-Charging-Cable-4.png
 
  • 纖薄:與常見的傳統Type-A介面不同,尺寸上進行了極大的瘦身,僅為3X2.5mm,更適合在日益小型化的計算設備中使用。
  • 無方向性:與Apple的Lighting介面看齊,Type-C介面沒有方向性的要求,正反面皆可插入完成配對,大大提高了使用者體驗,帶來USB介面的易用性。

 

目前常見在Apple的2016年發表的新MacBookPro上搭載的皆是Type-C介面,
 
以致機身達到了更輕薄的境界,
 
而Apple選擇搭配Type-C的傳輸內容,
 
則是與intel一同開發的Thunderbolt。
 
 
關於Thunderbolt,【充電小學堂】我們下周三同一時間開堂!
 
 
 
 
 
參考資料:
TechNews科技新報-
創見資訊-
arrow
arrow

    COCOmei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